品牌 资讯 搭配 材料 时尚 热点 行业 首饰 玉石 行情

打卡智能中国(五):博士都去哪儿了?|环球快消息

2023-05-23 09:39:52 来源:脑极体

《打卡智能中国》系列更新了几期,有读者表示,很爱看这类接地气的真实故事,也有读者反映,不是电工,就是文员、农民、治沙人,人工智能不是高精尖学科吗?那些学历很高的博士都去哪儿了?

答案是:他们在地里,厂里,矿里呢。

中科院的林博士,我见过他两次。


【资料图】

第一次是2020年,某AI精英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当时,林博士对AI的了解,还停留在“深度学习的皮毛”,他调用平台的机器视觉模型,开发了一个识别动物的模型,他说:“可以识别的种类还比较少,我来也想看看其他学员都用AI做些什么工作,跟大家多学习。”林博士那次介绍这个AI产品时,还有些没底气。

第二次是2022年,在一个普通的会议室采访间,林博士的言谈内容,变得自如和丰富了很多。

“之前的那个生物识别应用,这几年已经多出了好多个模型,扩展到了哺乳动物、两栖爬行、昆虫科一级、蝴蝶种一级的识别,”他说,“我们还用AI做了别的事,一个是野外生物的图像采集和自动化识别,一个是通过声纹识别来进行野外动物保护,目前设备已经弄好了。我们还支撑别的企业去做AI商业化应用,比如农业病虫害的识别”。

两年时间,林博士从AI新手成长为AI熟手,也从一个坐在电脑前搞研究的学者,多了很多上深林、下农田的经验。他眼中的AI,倒映着智能中国的上限与纵深。

今天的故事,是科研领域的博士,怎么从零开始用AI、做AI。

研究所里的AI,有什么不一样?

科研领域的智能化,与工农商等行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在于:1.缺人;2.缺数;3.缺场景。

科研领域汇聚了大量高学历人才,但依然缺少能将AI与细分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就拿林博士来说,他本身是信息学专业的,因为生物研究要用到计算机分析等信息技术,才加入了中科院下属的动物研究所,对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他也要从头学起,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研究型机构大多有一定的数据积累,但也分领域、分专业甚至分物种。比如林博士想做的物种识别、鸟类声纹识别等AI应用,很多珍稀动物,别说语音资料,连野外活动的图像,数据库里一共都没几张,而缺少充足的数据,AI很难发挥作用。

还有,科学研究的哪些课题、方向能用到AI,这也是一个需要科学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摸索的东西。林博士提到,很多科学研究中已经有很成熟的计算工具了,要用到AI肯定是要从一线科研人员开始推动,这就需要自己有一定的想法,他说:“所以我听说有这个深度学习人才培训,就带着我的课题主动来报名了,希望能顺利毕业。”

当然,AI+科研也有其特别的地方。

比如,特别没钱途。

第一次见面,我好奇地问,“当下AI跟生物的碰撞多不多?”林博士笑言:

“AI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很快,但在生物识别方面就没有那么好,可能跟动物保护这种基础性研究的商业价值不大有关系,投入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玩笑归玩笑,AI与科研的结合也特别重要。

林博士的经历证明,基础研究领域的AI创新一旦成长起来,可以带来产学研用的一系列联动效应。

2020年,林博士刚刚做出了一款识别动植物的科普类App,集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他们单位的动植物百科资料,方便一些动物爱好者、野外观测调查员以及小学生和家长们使用。

中国领土广阔,专家考察有一定的时间线,比如每五年一次,很可能就会错失某些物种的观察机会,导致采样到的数据是有偏差的。而且生物领域的分类学家、人才也处于萎缩状态,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这样艰苦的野外工作,所以全靠研究者和野外工作者去采集和分类,是非常不现实的。

通过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聚集起更多数据合作伙伴,发动机构乃至广大用户一起参与进来,对于生物保护和研究的开展很有帮助。

而这样一个纯公益的工作,随后也凝聚起了很多研究机构、公益组织以及企业/产业界的关注。

林博士告诉我,开发完那个App之后,很多类似的国际动物保护机构跟他们建立了很好的联系,他们输出技术,而对方将获取的生物数据资料反馈给他们,让他们获得了几十万的影像数据,其中很多都是新增的观测点位,相当于给国家节省了好多科研经费。

可持续的数据获取机制,对于后续科研任务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吸引到了一些商业化项目方,前来寻求合作。

比如有企业知道他们有这个技术,找到他们想开发一种害虫识别的系统,恰好林博士所在的单位本身也承担着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做好粮食安全保障的职能。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搭建病虫害的数据库,进行识别算法的开发。

相比跟经济价值更近的工农商业,科研领域的智能化看起来好像没那么紧迫,却有着“创新发动机”的作用:影响的不是一个人、一家企业,而可能是一个行业(比如上文提到的农业)、一个群体(比如科普教育)乃至一个国家(比如学科人才建设)。

从象牙塔到农田:一个博士的脚步

此前报道中的电力工人、水厂员工都是AI应用末端环节的一份子。

而借助林博士的脚步,我们可以看到,一种AI能力是如何诞生的又如何抵达应用末端。

第一步:从零做数据。

接收到企业提出的识别病虫害的需求之后,林博士发现,数据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生物学的角度,害虫也有很多种,一种害虫的发育过程中还有很多种形态,从虫卵、弱虫、幼虫、成虫的发育状态都不同,在图像分类过程中就属于不同类别,如果是外行人来做,根本做不明白也没有一个成型的数据库。

所以林博士和团队,必须从电脑桌前走到地里,去实地采集不同阶段的图像,确定病虫害不同发育阶段的形状特征,为后续模型的精准识别打下基础。

第二步:跟农业专家深入交流。

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可能并不相同,里面涉及到很多非常专业的知识点,比如北京郊区的番茄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发现害虫后会对接怎样的防治措施?提供什么药物?这都要深入到大棚里,跟当地的植保专家以及长期从事一线生产的农民们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后期打造的AI系统,能够提供从病虫害识别到防治指导的全套工作。

第三步:模型开发与调优迭代。

林博士和同事们基本都是信息学专业,并不是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出身,而农业项目的模型迭代又很快,一批图像采集完了之后,马上就要迭代一批模型,为了精准识别不同作物,还要开发不同的模型,这样模型很多,开发和迭代工作量很大。

林博士表示,科研工作中可能很看重AI开发框架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先进性等,比如为了发paper便于同行复现,大家更倾向于使用TensorFlow、PyTorch这样的海外平台,而真正在开发产业用模型时,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易用性,以及面向应用的工业化能力是不是很简单易用,有没有已经训练好的性能不错的模型。

因为底层的技术手段、理论方法,国内外开发平台都是一样的,也都是开源的,没什么区别,但容不容易训练,容不容易部署,能不能工业性地批量生产(模型),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产业智能化很重要。

目前,由林博士及团队支持的该农业病虫害应用已经在北京落地了,这也是北方地区第一款病虫害识别的App。

为什么做这个项目?林博士及团队的出发点和商业公司的想法就不太一样——一方面是企业/农户有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新农人。

“现在大量的新型农业生产者,比如年轻一代,”林博士提到,“他们没有熟练的生产经验,也不依赖上一辈传授的经验,而是更依赖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这时候我们给他提供一个工具——AI识别,慢慢地他们也会成长为有经验的生产者。”

以往《打卡智能中国》的主角,电力工人放飞的无人机,水厂员工日常使用的智慧系统,这些AI工具背后就是无数个林博士。

学员?导师?研究员?开发者?一个AI人的身份转换

第一次见到林博士,他还是一个带着课题等待被评判的“AI新手学员”。

第二次见到他,已经是国内某AI开源社区的技术专家了。

林博士平时还会承担一些新手指导、开发经验分享等任务,把自己的数据和模型开源放到平台上,让开发者和学生用户有实践和练手的机会。

培养多一点AI人才,这种“利他”的思维,好像就刻在这位学者的脑子里,不用犹豫和思索,自然而然地就去做了。

AI人才需求量大、缺口大,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也成为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限制。

AI人才的培养难,一是因为技术新,相较于理数生化等传统学科,以及计算机这样的成熟学科来说,AI本身是一门新兴技术,还在不断更新迭代,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二是交叉性强,AI是一门应用型技术,要求跟产业紧密结合、实践落地,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满足AI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人工智能行业要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连通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

在AI生态里,“产学研用”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承担着各自主要的创新任务,但分层不代表割裂,各层还要紧密联动,拧成一个创新链条。

“林博士们”就成了那个游走在各层的关键角色:

在产业中,他们是AI创新的开发者;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他们是那个给学弟、学妹指导的前辈;

在研究中,他们是将AI技术与科学探索相结合的先行者;

在应用环节,他们会主动去贴近一线使用者,让AI工具能变得更好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就是今天的AI学人,既有身处象牙塔兼济天下的理想情怀,又有身先士卒深入产业的行动能力。

有一个工业大学的老师曾告诉我,要把AI研究做到工厂里,这和林博士把AI做进农田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学者拥抱AI的经历,让我深切的感受到:AI既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个专业。AI将更多专家和学者拉进AI的世界,“产学研用”的闭环加速转动,才能持续打开AI的上限和想象空间。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多元人才的合力,才能托举起智能中国。

原文标题 : 打卡智能中国(五):博士都去哪儿了?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打卡智能中国(五):博士都去哪儿了?|环球快消息

​《打卡智能中国》系列更新了几期,有读者表示,很爱看这类接地气的真实故事,也有读者反映,不是电工,就是

2023-05-23 09:39:52

2020北京医保存折里的钱是怎么算的 北京医保存折里的钱怎么算

​今天来聊聊关于2020北京医保存折里的钱是怎么算的,北京医保存折里的钱怎么算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

2023-05-23 09:18:43

创业环保:5月22日融资买入179.34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84亿元_天天微动态

​5月22日,创业环保(600874)融资买入179 34万元,融资偿还182 87万元,融资净卖出3 53万元,融资余额1 83亿元。

2023-05-23 08:37:41

济南圣泉集团招标_济南圣泉集团电子采购平台 世界快资讯

​1、要问什么问题?是关于采购平台的么?采购平台现在有很多,因为是电子商务所以是不会受区域限制的,比如

2023-05-23 08:00:44

风光互补路灯的系统工作原理|环球速讯

​这项技术采用风力和太阳能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在阴雨天使用风力发电,也能在晴天使用太阳能发电。这一系

2023-05-23 06:56:04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_关于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介绍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关于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1、瓦氏黄颡

2023-05-23 06:04:03

《2023旅游行业趋势》报告:中国大陆重新开放有望提振全球旅游业

​《2023旅游行业趋势》报告:中国大陆重新开放有望提振全球旅游业---近日,万事达卡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3

2023-05-23 04:48:17

快消息!迷你世界测试服迷你号和密码新的_迷你世界测试服迷你号和密码

​1、迷你世界测试服写完迷你号和密码后说网络不稳定。2、那就试试换个网络试试WIFI也可以。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2023-05-23 01:46:12

用好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写入今年重点工作! 当前信息

​5月22日下午,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持续做好营商环境宣传。用好江西日报

2023-05-22 23:13:20

当可口可乐告别“3.5元”|环球观察

​股神巴菲特最爱喝的“快乐水”,如今也快乐不起来了。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便利店、商超等终端可口

2023-05-22 22:07:41

沁源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全球动态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5月18日,沁源县委书记赵永进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

2023-05-22 21:17:04

天天百事通!一季度个体工商户活力显著回升 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4.3%

​南方财经5月22日电,5月22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2023年一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503 0万户,

2023-05-22 20:09:23

股权转让欠款如何起诉

​一、股权转让欠款如何起诉准备好股权转让协议书等证据,写好起诉状,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可。《

2023-05-22 19:41:07

河南省禹州的邮编_河南省禹州市邮编 世界聚焦

​1、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2、禹州市行政代码:411081,邮政编码:461670,电话区号

2023-05-22 19:05:59

桃源深处有人家x腾讯公益联动开启!

​桃源深处有人家x腾讯公益联动开启!介绍了  我的午餐,分你一半。  《桃源深处有人家》与腾讯公益合作

2023-05-22 18:08:20

停息挂账还需要交钱吗?信用卡逾期多久会上征信?

​停息挂账还需要交钱吗一般情况下,持卡人向银行申请信用卡停息挂账的业务是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的。本

2023-05-22 17:52:26

直击股东大会丨华润微总裁李虹:重庆12英寸生产线主聚焦功率器件,深圳主做集成电路_天天微动态

​每经记者:朱成祥每经编辑:文多5月19日,国内IDM龙头企业华润微在无锡举行2022年度股东大会。华润微目前拥

2023-05-22 17:27:02

世界观热点:自然指数:中国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份额首次排名第一

​新华社伦敦5月21日电(记者郭爽)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在2022年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做出

2023-05-22 16:44:15

C12-14酸甲酯商品报价动态(2023-05-22) 热点聚焦

​交易商品牌 产地交货地最新报价C12-14酸甲酯 规格70:30,180公斤 桶无锡德拉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马来西亚上

2023-05-22 16:06:09

湖南海利(600731)5月22日主力资金净买入58.86万元 世界报资讯

​截至2023年5月22日收盘,湖南海利(600731)报收于8 45元,上涨1 68%,换手率0 97%,成交量4 46万手,成交额3737 97万元。

2023-05-22 15:41:16

资产减值准备科目_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1、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2、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都属于企业的资产

2023-05-22 15:06:56

外服控股董秘回复: 为保证投资者公平获悉公司信息,公司会统一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对应期末的股东人数,敬请关注-天天微速讯

​外服控股(600662)05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2023-05-22 14:07:01

ETF观察丨日常消费板块走强,绝味食品涨超6%,农业ETF(516550)涨1% 焦点速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我国社零数据同比增长18 4%。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

2023-05-22 13:28:16

全球热推荐:魔女韵事_关于魔女韵事简述

​小伙伴们,你们好,今天小夏来聊聊一篇关于魔女韵事,关于魔女韵事简述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

2023-05-22 12:56:29

港元拆息近乎全线上升 1月期创去年12月16日以来新高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2日,香港银行公会数据显示,港元拆息近乎全线上升,两周至一年期拆息全线高企于4 77

2023-05-22 12:14:33

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职)_世界新动态

​举人不是官职名称,举人,它指的是被荐举之人。汉代选取读书人当官,是不用考试这一法子的,一般是朝廷命令

2023-05-22 11:38:49

美财长再发债务上限警告!拜登返美准备第三次谈判

​中新网5月22日电综合报道,美国债务危机延续,两党围绕债务僵局的谈判仍未达成妥协。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当地

2023-05-22 11:08:14

日本人的名字怎么起的(日本人的名字怎么取的) 环球看点

​在日本江户时代,一般平民都只有名,姓要向政府申请批准后才能有。维新后,平民就可以有姓氏,于是他们以自

2023-05-22 10:35:53

年产800万吨的陶忽图煤矿开工建设-视焦点讯

​  5月18日上午,建设规模800万吨年的鄂尔多斯市成达矿业有限公司陶忽图煤矿在内蒙古纳林河矿区正式开工建

2023-05-22 10:02:58

生猪消费处季节性疲软 短期鸡蛋或宽幅震荡偏空运行

​研报正文【生猪】逻辑:周四,生猪2307合约震荡偏强运行,收盘报价15690元 吨,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30元

2023-05-22 09:43:00